一般工件盐炉淬火工艺
                	
| 一般工件盐炉淬火工艺
 
 | 
| 
| 1. 工艺流程取活(检查技术条件、数量)→鉴别材料→确定淬火操作方式→选择卡具、捆绑铁丝→烘干→加热→冷却→清理油污→回火→喷砂→防锈→校直→检验→交出。
 2. 淬火加热
 (1)设备:中温盐浴炉,常用盐浴的成分配比及使用范围见下表
 
 |  
| 
| 工件 | 单件 | 同批 |  
| 维氏硬度/HV  | 600  | 600  | 600 | 600 |  
| 偏差值 | 45 | 60 | 70  | 100 |  |  
| (2)加热方式如下:
 a.一般零件在烘干后,直接在淬火装炉加热。
 b.零件在盐浴中加热时,应采用悬吊方式,零件之间应保持适当间隙;另外,零件与电
 极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30mm;零件离盐浴表面应不小于50mm;零件要与地绝缘。
 3. 淬火冷却
 (1)冷却介质,其成份和工作温度如下表所示:
 (2)在650℃冷却介质(质量分数)能力的比较,10%NaCl水溶液>50%NaOH水溶液>180℃左
 右碱液>柴油>机油>180℃左右硝盐>280℃左右硝盐。
 (3)冷却方式
 a.单液淬火:工件只浸入一种冷却剂中,冷却到底。
 b.预冷淬火:工件在浸入冷却剂之前先在空气中适当降温以减少热应力。
 c.双液淬火:工件一般先浸入水中冷却,待冷到马氏体开始转变点附近,然后立取出浸入
 油中缓冷,在水中冷却的时间一般按工件的有效厚度3-5mm/s计算。
 d.分级淬火 :工件先浸入低温熔盐中冷却,其停留时间一般等于总加热时间的1/3-1/2,
 最后取出在空气中冷却。
 e.热浴淬火:工件只浸入150-180℃的硝盐或碱中冷却,停留时间等于总加热时间
 的1/3-1/2,最后取出在空气中冷却。
 f.等温淬火:将工件浸入等温熔盐中进行冷却,在熔盐中的温度和停留时间根据各种不同
 钢号的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而定,停留时间要保持至奥氏体转变结束。
 4. 淬火操作
 对于有孔、洞、尖角、薄边、沟槽及凸缘等易裂的零件以及细长、薄板、薄壁和圆环等易变形零件,应由质量员组织三结合,共同研究防止淬裂及变形的措施,一般操作应遵守下列原则。
 (1)轴形及长柱型工件要垂直进入冷却剂,并严格控制时间(有些可采用滚淬法)。
 (2)板状工件要垂直进入冷却剂。
 (3)筒形薄壁工件要垂直进入冷却剂。
 (4)有凹面的工件冷却时将凹面向上。
 (5)工件厚薄不均,应先将厚的部位浸入。
 5. 回火
 (1)一般零件冷却到室温进行回火,形状复杂的零件要及时回火,以防变形开裂。
 (2)等温淬火的工件不回火。
 6. 高速钢刀具淬火工艺
 
 6.1工艺流程
 取活→检查材料→装卡→烘干→预热→加热→冷却→油(热校)或分级(清洗)或等温(清洗)→中检→回火→清洗→喷砂→防锈→校直→终检。
 
 6.2工艺操作
 (1)取活时看清图样,清查数量,检查材料,看清焊缝位置,确定淬火冷却方式,轻拿轻放。
 (2)选择卡具的原则:
 a.使刀具在加热过程中均匀受热。
 b.细杆、易弯曲的刀具要吊挂。
 c.刀具在操作过程中能保持平衡。
 d.据刀具的加热部位选择合理的卡具。
 f.对不能装夹的刀具,采用铁丝捆紧,注意铁丝在高温下不被拉断。
 (3)在中温盐浴炉预热:
 a.预热温度:800-850℃。
 b.预热时间:为高温加热时间的2-3倍。
 c.车刨刀坯,允许在箱式电炉中预热,时间为40-60min。
 d.一般刀具预热长度超过焊缝20mm左右。
 e.炉内卡具以2-4卡为宜。
 (4)在高温盐炉中加热:
 a.加热温度: 1270-1300℃(W18Cr4V)
 1220-1250℃(W6Mo5Cr4V2)
 1250-1270℃(W9Mo3Cr4V)
 (5)冷却方式如下:
 a.油冷:适用于焊形简单的刀具,如车刀、刨刀、刀头以及需要热校的刀具。方法:
 刀具由高温盐炉取出,适当油冷后淬入无水份油中,冷至450℃左右出油。
 b.分级:适用于一般刀具。方法:刀具由高温盐炉中取出后,放入分级盐炉停留,停留
 时间相当于加热时间,然后空冷,分级温度550-600℃。
 c.等温:适用于细杆状易弯曲刀具、片铣刀及形状复杂极易变形或开裂的刀具。方法:
 从分级盐浴取出后放入等温炉中停留2-3h,等温温度为(280±10)℃。
 e.注意事项:
 ①刀具必须冷至室温后才能进行清洗。
 ②对于容易变形的分级刀具应清洗后及时卸下。
 ③淬火后的刀具应轻拿轻放,以免碰坏、碰缺。
 (6)回火:在硝盐炉中进行。
 a.回火温度(560±10)℃,正式回火前须对炉温进行校验。
 b.时间:仪表到温后计时。装卡刀具:30min,装桶刀具:60-90min。
 c.回火方式,一般刀具装回火桶或分层回火框架,短小刀具(丝锥、成形车刀、立铣
 刀等),采用装桶回火时,桶中需加芯子。芯子规格:Ф100mm×500mm。回火桶规
 格:Ф400mm×500mm。易变形杆状刀具宜采用吊挂回火;易变形片状刀且宜采用回
 火夹具。
 e.回火次数:一般刀具三次,等温刀具四次,再次回火前刀具必须冷透至室温。
 f.注意事项:
 ①分级或油冷的刀具当天要回火。
 ②回火后由操作者通知金相检验回火程度。
 ③对于确认为回火不足者,需要再次进行回火。
 
 6.5 高速钢采用一次回火新工艺(机用锯条)
 W9Mo3Cr4V:1280℃×40s,560×1h;W18Cr4V:1310℃×20s,560×1h;
 提高淬火温度,缩短保温时间,细化高速钢晶粒,组织中出现位错马氏体,改变原单一孪晶马氏体组织,减少了孪晶马氏体相对含量,可改善高速钢强韧性。
 g.脱氧操作的规程
 ①脱氧温度:高温炉:1280℃左右;中温炉:880-900℃
 ②脱氧剂:外购成品脱氧剂。
 ③每次加入量:1kg。
 ④高温炉首次脱氧后送检样品,化验氧化物含量:w(BaO)≤0.5%w(FeO)≤0.5%。
 ⑤脱氧操作时关风机,徐徐加入脱氧剂并进行搅拌脱氧后10min才能进行生产。
 (3)高温盐炉测温
 a.淬火前由仪表员用标准仪器校验炉温。
 b.金相校验炉温,金相试块:Ф10mm×15mm,加热时间:2min。
 (4)可控硅的使用
 a.启动前检查仪表各部位是否正常。
 b.启动时应合手动,可控硅控制电流不超过10A,调压器一次电流不超过150A.
 c.调压器长时间工作最大电流为220A.
 d.调节温度升温时应手动控制电流不超过15A.
 e.正常工作时应合自动。
 f.为操作方便,工作时应先使用高温,然后逐步降温使用。
 (5)盐浴成分的调整
 a.定期对盐浴成分进行分析,一般每月二次,根据分析结果对盐浴成分进行调整和补充。
 b.定期对盐浴中的氧化物含量进行分析,根据化验结果增减脱氧次数。中温炉:每月一
 次;高温炉:每月二次。
 c.硝盐和碱浴中的含水量对零件的冷却能力影响很大。分级硝盐槽和碱槽的含水
 量w(H2O)为6%。
 |  | 
					以上就是关于一般工件盐炉淬火工艺的具体说明,如果还有疑问,欢迎您来电咨询,我们为您持续更新更多相关说明,您可以关注我们网站了解更多资讯。